孟子读书笔记

时间:2023-04-14 17:19:19 笔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孟子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那么如何写读书笔记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孟子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孟子读书笔记

孟子读书笔记1

  《孟子》的作者孟子,字轲,是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第四代弟子。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书中有的许多流传千古的名言警句。

  如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通"避",下同)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由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人的本性虽然善,但是有时侯也会迫于本性的情势与欲望,作出非善的行为来,这样就失去了自己的本心。人在生与义两者不可兼得时,就应舍生而取义。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因此我们就该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孟子读书笔记2

  能浅显让人听得懂而又意义深远的话,才是有用的话;能将简简单单的小事和要求自己先做好再去建议别人,推己及人,这才算真诚的建议。

  君子的操守,是从自己开始的。先自己做到,再建议别人。先修自身,再才能使天下平。人们最大的毛病就是自己做不好却跑去要求别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长满了杂草看不到放着不耕重,却天天跑别人田里去建议要怎么怎么除草!这是病,轻点叫“吃瓜群众”,严重的'就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对自己没啥要求,对别人要求却很严格。这种人,多半是看了很多道理。表面看是明白和知道的很多,但这些道理全用在了对别人的要求上,自己却从来没行动过。我们如何真正的学到道理呢?不是简单的读书,简单的背,而是把自己理解到的道理日日不断的去做,自己做的过程,才是学习这道理的过程。

  王阳明说过:知是行动的开始,行动是知道的结果。你以为自己知道了,却没有行动,那是因为你其实是并没真正明白,是假明白。自己不去做,只是读书,永远都不会知道。

孟子读书笔记3

  孟子还是在梁(魏)国失望了,原因很简单,梁惠王死后,梁襄王“忘之不似人君”,看上去没有君王的样子,走近了不感到有什么畏惧。这样一个“注定”成不了气候的君王,孟子的仁政学说不可能寄托在他的身上,所以,孟子离开梁国,去到试图励精图治的齐国。而齐国招贤纳才是出了名的,著名的稷下学宫就设在齐国,学术气氛之浓厚,贤人名士之多,孟子想着应该能在齐国有所作为。不过,由此却看到儒学的“造反”理论显然是一个缺失,或者说,儒学是讲究实用,试图在目前能拥有的资源上进行秩序安排,而不是首先打乱秩序再进行重建。在儒学中,超越的理想固然有,但多数是个体修养上的自我超越,所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忧君忧民,却没有想着改变现有的资源进行重建,所以当遇到明君就积极入世,遇到昏君则退隐山林,独享琴棋书画之乐。

  此1.7章开始,主要是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1.7章的对话比较长,说的当然还是仁政王道。齐宣王心中想的是称霸,所以和孟子谈话一开始就问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迹,也是向孟子表明自己学习的榜样。但是孟子把齐宣王装了进来,后面的话题都是按照孟子王道的逻辑展开。孟子说了齐宣王由于不忍心看牛将死而哆嗦的样子,而把用于衅钟的牛换成了羊,这个事情估计齐宣王也差不多忘了。孟子自然肯定齐宣王的做法,说有了这种不忍之心,就是具有仁慈的心,不过,孟子话锋一转,批评齐宣王“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也就是对禽兽有仁慈之心,但是却不能爱抚百姓体现功德。

  不忍之心,人皆有之。关于人的本性问题,或许是一个伪命题,既然提到就接着讲。孟子对此的态度是“性善”,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而其论证主要在“四端”说中,说看到小孩掉入井中,人自然而然地产生恐惧和不忍之心,这种恐惧和不忍之心来自于本性,而不是外在环境附加的`。不忍心,在于将心比心,是看到他人处于困境、身处磨难而产生的心理,感同身受。

  齐宣王为什么“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呢?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作为个人来说,对禽兽仁慈而对他人仇视,即使在当代社会仍然存在,即使在我们个人身上也会有存在的痕迹。当外出旅游,半路遇上大风雨,急需找个地方来避雨,那么最能帮助你的就是茅屋土房的主人,而到那些红砖壁瓦、深庭大院的人家,却不一定能热情相引,说不定还闭门相拒。如果说人皆有不忍之心,为什么同样情形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究其原因在于,人与人之间有了物质障碍,这种物质障碍以财富为代表,从而遮蔽着自己的本性,可以说,财富多一分,防范之心就长一分,权力高一分,防范之心就长一分。所以,齐宣王能够对禽兽仁慈,那是因为禽兽不会艳羡他的财富和权力,更不会采取各种手段去谋取他的财富和权力,因而他可以毫不加以防范,能出于“本性”地仁慈一下,设想,在宫殿上要杀的是一个试图谋反他的人,齐宣王极有可能乐于看到这个犯人被处死——尽管犯人如何地恐惧哆嗦甚于牛。人是动物的敌人,但动物并不是人的敌人,人的敌人是人。动物都有自保性,人也有自保性,只不过,人把这种自保性夸张成了占有,外在成了财富,已经超越着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如何把自己累积的财富保管好,必然出现防范之心,即使是所谓夜不闭户的盛世,不闭户的必然是普通人家。那么,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否就不去追求财富?人人贫而相乐?显然不能这样认识,财富的追求是人的社会性使然,拥有财富也就能够作为一种存储而利于自己、家人的生存和发展,同时还能够获得他人更多的尊重,满足自己更多的欲望,客观上还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这是应该倡导的,也是社会制度认可和保障的。被财富和权力遮蔽的“不忍心”如何才能重新进入我们的视野?借用孟子说的一个字:“功”。功,功德,虽与佛家所说的功德不同,但类似,即都能够用自己所长、所有对他人进行帮助,这种帮助不是让自己倾家荡产地去做(当然这样做值得钦佩但不值得推广),而是在保证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下去关心帮助他人,而自己拥有的财富越多、权力越大,那么能够帮助的范围和程度就越大,例如一些大商人对学校的捐助、对贫困学生的帮助等等,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口碑,这样把财富获取和功德相联系,从而把自己的不忍之心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既能“富润屋”,也能“德润身”,达到完美境地。

  人皆有不忍之心,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需要同情,需要相互帮助,这种不忍心推广开来,才能恩及自身,功及他人,人与人的关系才会和谐而不紧张。

【孟子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孟子》读书笔记01-22

孟子读书笔记08-13

孟子读书笔记3篇01-27

孟子著作读书笔记范文09-29

孟子读书笔记(精选14篇)08-23

孟子读书笔记600字08-12

《孟子》读书笔记优秀范文09-19

孟子读书笔记(通用7篇)07-15

孟子读书笔记(通用5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