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耕地调研报告
在现实生活中,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耕地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耕地调研报告1
在此次调研中,通过向村民发放调查问卷以及走村入户和村民访谈的形式,对XX村耕地保护与利用问题进行了调查,通过汇总调查问卷以及访谈过程,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一、大华村基本概况:
大华村现有耕地总面积XX亩,基本农田面积XX亩,耕地改种树种果面积XX亩,耕地改鱼塘面积XX亩,耕地用作农民建房XX亩,一年生经济作物109.92亩。现有农户XX户XX个人,其中举家外出务工半年以上154户,有一人以上外出务工半年以上的347户。其中从事农业生产有1884人,外出务工经商408人,半工半农488人。
二、存在的问题:
1、弃耕面积逐年增加。主要表现在:一是冷浸田、深脚田、阴山田等耕地片块面积小、分散,交通不便,机械难以进入,再加上经济效益不高,导致耕地弃耕,改种树种果或者直接改成鱼塘;二是农村建房占用,人口增加导致原有住房不够,只能在耕地上新建房屋;三是自然灾害,每年的防汛抗旱季节,地理位置不行的耕地受到严重影响;四是家中务农的基本上都是中老年人或者妇女,对于农业新技术、新方法这块接触较少。这些原因导致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2、部分村民法律意识的淡薄。部分村民的.法律意识淡薄,认为土地是自己的,在自己的田土里想搭就搭,想建就建,造成违法用地。
三、对策及建议:
1、加大宣传,遏制耕地弃耕抛荒。加强耕地的利用、保护,充分发挥耕地的生产潜力,提高耕地效益,是确保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工作。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将遏制耕地弃耕抛荒、提高耕地利用率,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予以抓紧抓实。各级政府,尤其是是村支两委要对本村村民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们保护耕地的意识。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我国耕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及国情政策;
2、以村为单位,尽快组织组长牵头抓紧调查核实耕地弃耕抛荒底细,并因地制宜,科学分类,引导农户合理制定种植计划,对高标准农田、排灌条件好的田块,必须种植双季稻;对耕地基础水利设施一般、可以通过抽水灌溉或维修恢复改善的田块,种植一季稻,推进稻——油、稻——菜水旱轮作种植;对不能种植水稻的旱土旱田栽种红薯、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或蔬菜、瓜果、牧草等经济作物;
3、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责任制。签订责任状,落实责任,如果出现违规占用耕地的现象,追求主要领导的责任,加大各级领导对耕地保护的责任感;日常加大巡查力度,各级职能部门要加大巡查力度,对于违规圈占、破坏耕地的行为,从严从快查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4、所有承包耕地的农户或农业合作组织必须不断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做到因地制宜,宜种粮食作物则种粮食作物,宜种经济作物则种经济作物,确保耕地的充分合理利用。
5、切实依法推进耕地流转。对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或因其他原因致使耕作确有困难的农户,可以采取长期转租、季节性转租、耕地入股等耕地流转利用办法,签订托管协议,交给有条件的耕作者实行集中经营,也可以交由发包单位,签订协议实行托管经营。
6、规范补贴发放操作程序,严格按实际种植面积发放给水稻生产者。抛荒耕地的,一律不予补贴。严格落实“种田得补贴,不种田不得补贴”的要求。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由村组负责流转其土地经营权,不支付流转费用。
耕地调研报告2
耕地是农业最为基本的生产资料,一个地区的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都离不开耕地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我地区是一个对土地高度依赖的农业地区,耕地的地位与作用特别重要。中央一再强调,要珍惜每一寸土地,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地区在耕地保护工作中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一、保护耕地资源的难度较大
耕地虽然具有重要作用,但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却很微弱,在以gdp作为衡量地方官员政绩主要指标之一的考核机制下,地方政府为了实现领导任期间的目标,不顾环境资源承载力和经济条件,尽可能地实现耕地的非农化,盲目开发建设。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热情与耕地保护消极的态度的矛盾,与严格执法的矛盾目前十分突出,地方政府在发展地方经济,上项目上往往只强调自身情况的特殊性,把局部利益放在全局利益之上,在资源利用上是急功近利的,甚至不惜违法。
二、耕地数量不断减少
我地区生态系统脆弱,滥退、滥牧、滥挖、滥利用水资源是造成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在这种生态环境压力下,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使得耕地保护的压力加大。在数量减少的同时,耕地质量下降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长期过量使用化肥;二是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三是土地沙化,石漠化和耕地污染严重,四是水资源短缺。
三、耕地闲置和撂荒情况严重
由于农产品价格不乐观,种地效益较低,一些农民放弃务农,离开农村进城打工,从而大量耕地被闲置。虽然免征农业税以来闲置地利用率有所增加,但仍是耕地保护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针对我地区耕地保护中存在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落实保护制度
严格实施土地用途管制,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将乡镇一把手列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耕地保有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将耕地保护目标列入到各级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考核内容,列入到旗政府对乡镇年度工作考核内容,确保耕地保护责任到位。深入开展基本农田保护活动,落实基本农田管护有效措施,继续加大对土地资源的开发,整理和复垦力度。
二、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一些媒体,积极宣传土地新政策,新法规和依法集约用地先进典型,嚗光违法用地案件,特别要加大对镇村两级主要领导的宣传,进一步宣传普及《土地管理法》,增强全民土地基本国策意识,强化乡镇干部的宣传氛围。
三、必需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保护耕地的出发点是维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长远来看,保护耕地与经济发展目标是相一致的。但从短期来看,地方政府在其它生产要素特别是资金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为了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实行用土地要素替代其它要素的政策,使得耕地保护工作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相协调。因而制定协调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相关政策,首先必须明确耕地保护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在现有建设用地实现了合理利用的前提下进行外延扩张,实現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保”。
四、增强领导干部的耕地忧患意识
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领导干部的忧患意识和法规观念。从实际情况看,加强宣传教育固然必不可少,而更重要的则是要在选拔和培养干部时,应把其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作为必要条件。
五、加大执法力度
加强土地执法监管、加强对违法用地行为的查处,与有关部门加强协同配合、坚持共同监管、启动联动机制、加大查处力度、遏制新增违法用地的发生。
耕地调研报告3
一、远安县土地与耕地利用现状
1、土地利用现状。根据远安县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分析得出,截止20xx年底,全县土地总面积173959.15公顷。其中耕地21544.24公顷(水田13141.7公顷,水浇地1046.13公顷,旱地7356.41公顷),占总面积12.38%.园地3767.06公顷(果园1214.44公顷,茶园584.58公顷,其他园地1968.04公顷),占总面积2.17%.林地134151.5公顷(有林地131236.31公顷,灌木林934.64公顷,其他林地1980.55公顷),占总面积77.12%.草地353.35公顷(天然牧草地0.72公顷,其他草地352.63公顷),占总面积0.2%.城镇村及工矿用地5426.68公顷(建制镇951.62公顷,村庄3330.5公顷,采矿用地352.08公顷,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792.48公顷),占总面积3.12%.交通运输用地1414.89公顷(公路用地446.18公顷,农村道路968.71公顷),占总面积0.81%.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5155.65公顷(河流水面1937.1公顷,水库水面656.91公顷,坑塘水面916.3公顷,内陆滩涂373.86公顷,沟渠1221.12公顷,水工建筑用地50.36公顷),占总面积2.96%.其他土地1748.76公顷(设施农用地3.22公顷,田坎1589.6公顷,裸地155.94公顷),占总面积1.01%.
2、耕地利用现状。根据远安县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分析得出,截止20xx年底,远安县耕地总量达21544.24公顷,占二次调查面积的12.38%.其中,水田13141.7公顷,占耕地总量的61%;水浇地1046.13公顷,占耕地总量的4.86%;旱地7356.41公顷,占耕地总量的34.15%.
3、耕地保护现状。全县现有耕地面积21544.24公顷,20xx年重新调整划定基本农田保护片块4246块,基本农田保护块区总面积15365.41公顷,比原保护面积15328公顷多37.41公顷。
二、耕地保护存在问题
(一)撂荒现象严重。通过高清图发现,许多土地片块面积小、分散,部分片块交通也不便,大型机械耕作困难。加上农产品价格不乐观,农业靠天收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种地效益比较低,很多青壮年外出经商务工,或到就近的企业务工,农用物资如肥料、种子、农药、农膜的涨价,致使本来就收益不大的传统农业更无利可图,目前在家直接从事传统农业的多数人都是一些中老年人和妇女,没有机会和能力应用新技术、采用良种良育良法。有的家庭劳动力不足,耕种难度大的地块就放弃了,从而造成了部分耕地荒芜。虽然国家实施了免征农业税、发放种粮补贴等措施,仍不能调动部分群众种田的积极性,仍然存在耕地撂荒现象。
(二)法律意识淡薄。近年来,国家和省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关于耕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了最为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是,在具体的耕地保护工作中,部分群众法律意识淡薄,认为土地是自己的,想搭就搭,想建就建,造成违法用地多发;少数地方为引进招商引资企业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存在非法占用基本农田的行为。我国一直以来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已深入人心。但是在以往的耕地保护工作中,只是看重耕地数量的保护,对质量的认识还不够,直接导致了“占优补次”、用养失调等诸多耕地质量问题的出现。
(三)职能未能发挥。我县信息员制度虽已建立,但功效不明显。目前,绝大部分信息员都是由村两委或社区居委干部兼职,行政事务比较多,不愿得罪人,导致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责任心、主动性不强。
(四)保护标志不全。在调查走访中发现,部分乡镇基本农田保护牌成了随意张贴小广告的宣传牌,保护标志不全,界桩遭人为破坏,导致基本农田实际界线不明显。
(五)管理手段滞后。现有的耕地保护管理手段还不够健全,影响了保护工作的效果,由于经济实力有限,远安县在耕地保护管理中尚未引入科技含量比较高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工作效率比较低下,这使得耕地保护违法现象难以及时发现,执法工作比较难开展。
三、对策及建议
(一)开展深入持久的宣传,提高广大干部群众保护耕地的意识。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我国国情国策、国土资源部关于基本农田“五不准”等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开展立体的、全方位的政策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确实增强人民群众保护基本农田的自觉性、主动性。重点做好“6.25”土地日宣传工作,增强全县广大人民群众保护耕地法律意识。
(二)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完善机制,严防耕地流失。一是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
层层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落实责任,根据土地变更调查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结果,对达不到规定耕地保有量的地方,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使各级领导增强对耕地保护的责任感。二是加大巡查力度,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五不准”的规定。对于圈占、破坏优质良田的行为,要从严从快查处,进行曝光,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切实起到震慑警示的作用。建立土地违法违纪案件的快速发现机制和分级查处机制,进一步落实执法监察责任制度,并结合卫片执法对各乡镇基本农田及时调整,积极化解矛盾纠纷,拓展空间,为增加有条件建设区奠定基础。三是加强耕地质量的检测和管理。依托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充分利用国土资源“一张图”综合电子信息监管功能,实行互通互联、信息综合、实时监控,建立耕地质量检测站进行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建立耕地预警制度,严格加强耕地质量的管理。使占用耕地始终处于严密的监控之下,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乡村建设要本着保护耕地的原则,尽量占用荒地、劣地,少占或不占耕地。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规划。四是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奖励激励机制。对在改善基本农田生产条件,提高基本农田质量,促进基本农田保护方面做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给予必要的表彰奖励,形成基本农田保护奖励激励机制,以引导和促进基本农田保护。五是稳步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和高产农田建设,不断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六是合理布局基本农田。适当调整基本农田布局,保证基本农田的稳定性。调出城镇规划发展区域内,以及城镇周边未来建设发展范围内的现有基本农田,为城镇发展预留空间;将生产条件较好、集中连片的现有一般农田划为基本农田,保证基本农田的保护面积不减少。七是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建设发展应积极挖掘存量用地潜力,非农业建设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八是适度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引导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协调各行业发展供给与需求。通过经济补偿机制、市场手段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向有利于保护耕地的方向进行。
(三)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在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正常用地需求的前提下,严格执行用地标准,充分挖掘现有建设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增长,就要转变城市建设用地思路和观念,由外延扩展转为内部挖潜,在搞好旧城改造,在盘活存量土地上下功夫,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补充与占用耕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的耕地。建立土地开发复垦专项基金,严格执行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并适度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加强对废弃地的复垦和农村居民的整理。大力推进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和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并适当开展低丘岗地改造工作,将低效残次林地、低丘岗地改造为优质耕地。
耕地调研报告4
耕地是农业的基石,是农村发展的根本。目前,农村耕地的情况到底如何?近段时间,乡人大组织部分县、乡人大代表及全乡干部职工,对全乡范围内的耕地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村耕地的现状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加快了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的比重快速上升,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虽然国家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一系列的惠农强农政策,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是受农业增收困难问题的影响,农村耕地仍然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减少现象。全乡近几年农村耕地持续减少,至20xx年以来减少了131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左右,其中水田79亩,旱土52亩。通过对农村耕地减少现象的分析,有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三种原因。主要表现在:
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一是效益低下,增收困难。虽然国家对粮食收购有最低保护价,但近几年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而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的价格持续上涨,种粮的成本居高不下。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以及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被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所抵消。种植业比较效益低下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因此,有些农民宁愿举家外出打工,也不愿意在家种田。在农村流传着“在家种田,不如外出挣钱”的顺口溜,归根结底就是种植业比较效益低。因此,一些耕作条件差、离村距离远的耕地就自然荒芜了。
二是劳力匮乏,无力耕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大势所趋。但是随着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的快速上升,又造成了农村劳动力匮乏的局面。现存的农村劳动力队伍正在步入老年化,很多耕地由于长期无人耕种,也变成了荒地。今天“谁来种庄稼”的问题确实显得非常迫切。特别是广宜乡既无资源又无企业,青壮年绝大部分都外出务工谋生。
三是农村建设及国家重点工程占用耕地。近年来,由于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很多村子都掀起了建设住房和公益活动场所,而广宜属于典型的山区乡,高地多、平地少,这些建设占用了部分耕地。此外,国家重点工程像武广高速途经我乡上磨、元富两村,水田及旱土都有一部分被占用。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为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珍惜每寸耕地,重视粮食安全,遏制耕地减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加大法制宣传力度,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加大对《土地法》、《土地承包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破坏耕地可耻,珍惜耕地光荣”的共识,教育农民珍惜耕地,采取有力措施,当好耕地的'“保护神”。对于农民建房修路等占用耕地行为,要把好审批关,不符合政策条件的坚决不批;谁占用多少耕地,谁就要开荒多少耕地,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
二是优化结构,增效增收。要抓紧淘汰不适销对路的品种,发挥区域优势,发展名特优新产品,利用猪肉价格上涨、膳食结构改变、植物油需求增大的机会,突出抓好油茶、无公害蔬菜等的生产。全力促进粮食生产,实现种植业结构优化、增效增收的目标。
三是发挥新型农民的主体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明确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一要着力培育一代新型农民。加强农村科技文化培训,整合培训资源,统筹培训内容,造就新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二要正确引导劳务输出,大力实施“回引工程”,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自觉性,克服重转移轻“回引”的倾向,鼓励完成了一定资金积累的打工仔回乡创业、回迁企业、回流资金,吸纳劳动力就近转移,促进农村经济良性循环。
四是推进土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充分发挥乡、村基层组织在耕地有效流转工作中的引导、协调、服务功能,在进一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同时,促进耕地依法、有序流转,提高使用效率。通过加快耕地使用权的流转,使分散的耕地尽可能向种田能手、种田大户和农业企业集中,并形成一定的规模。同时把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适时调整纳入村民自治范围,以村民小组为单位重新调整,落实承包者;对举家外出户承包的耕地又无人耕种的情况,由村组集体收回,另行发包。
五是夯实基础,综合治理。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改善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环境条件。按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要求,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县的农业项目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土,改造一大批能水能旱、能排能灌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农田;要大兴水利工程,并对目前的病毁工程进行及时修复,增加农田的保灌能力;要组织群众多方集资,努力改善乡村道路和机耕路;改善农村通讯设施,为农民闯市场提供方便,为农业生产获得有效信息提供服务,做好自然灾害的防御监测,提高抗灾减灾能力。
耕地调研报告5
当前的中国人口众多,而粮食耕地面积却日益下降,粮食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是最最基本的问题。然而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农民的耕地积极性不断下降,农村中出现了耕地抛荒的问题。为此,我们作为基层国土资源局干部,多次深入村、组、农户第一线,就我县耕地抛荒面积的核减问题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现把调研报告如下:
一、现状与分类
我县辖12个乡镇和1个居委会,161个自然村。20xx年的计税面积为8973.76亩,20xx年的现有耕地面积为8773.87亩,其中水田5071.21亩,旱土3692.66亩,由于地域和季节原因我县只作单季稻。我县为XX市的重要煤炭生产县镇,正式生产将占全市总产量五分之二还要多。
我县的现有耕地面积,抛荒现象较为严重,估计达到12%左右。影响的因素很多,现结合XX县的实际,按主次程度分类如下:
1、近几年受自然灾害严重影响。
我县的耕地面积本来就不多,但由于水利条件相对落后,受旱涝自然灾害影响的耕地较多。比较严重的有XX乡、XX乡、XX镇等岸,村民自身缺资金,无能力修复水利工程,几年来一直无法耕种,形成大面积抛荒。这种情况突出表现在无煤村。
2、受工农业企业生产破坏严重。
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产煤村,我县的煤炭生产企业、煤坪以及养殖场等企业对生态的破坏,直接影响到粮食生产种植,形成抛荒.特别是梓木村、金华村、巷口村及黄沙村一带,产煤企业多,地下水几乎被抽干,水田变旱田,连人畜饮水都很困难,更谈不上耕种。位于巷口村的樟冲水库,由于水库下的煤炭开采,由于安全隐患,不能蓄水,造成其下游900多亩的水田难以耕种,而水库蓄水问题成了工业生产和粮食生产之间矛盾的焦点,几年来冲突不断,上级领导高度重视,现在为保稳定,少量蓄水,但对其下游水田耕种影响很大,形成大面积干旱田。
3、企业征用以及经济作物转种部分耕地。
我县的.产煤企业及养殖场等企业征用了部分耕地,另有少部分改种了冰糖橙等经济作物,改种的原因也与上面两个重要原因有关。
4、居民建房以及村组修路等公益事业占用。
近几年来,居民建房占用耕地不少,甚至有少部分尚未办理国土审批手续,无据可查。我县甘棠村去年有部分居民建房占用国家基本农田,现在仍然无法审批。
5、因涉农纠纷、重工轻农等人为原因形成的耕地抛荒。
我县为全县产煤重县,由于以前年度的非法开采,关系错综复杂,千头万绪,致使部分耕地抛荒,现在非法开采全部清理规划,留下许多遗留问题.另外,由于大部分村民重工轻农,只顾眼前利益,在煤炭开采的高利润驱使下,无心耕种,或者外出打工,造成耕地抛荒。
总之,就我县实际看,大致分为以上几类。
二、问题与分析
对我县的耕地抛荒面积核减问题,我县根据上级安排,在去年7月份对村组干部多次开会,作了重点安排部署,但今年全县各村在重压下还是只上报了抛荒面积280.4亩,其中水冲沙压面积156.79亩,自身原因抛荒面积40.43亩,其他抛荒面积83.18亩,后两种抛荒面积当年必须核减,总计为123.61亩,与实际比,结果不能令人满意。比较而言,宋家、上源、甘棠等三个无煤村上报了抛荒面积186.45亩,当年核减了60.15亩,情况相对较好。
可见,对产煤区村组的耕地抛荒面积核减问题,难度大,困难多,主要原因有:
1、农业产品价格偏低,农业生产效益低下,水利条件差的旱田投入多产出少,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是抛荒的根本原因。
2、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劳动力缺乏,外出打工和从事工业生产人员多,是抛荒的重要原因。
3、产煤区村组由于开采不当,矛盾纠纷多,关系复杂,核减耕地抛荒面积,直接触及到了农民的利益,方法不当,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集体性上访事件,不利于产煤区的稳定。例如梓木村9、10、11三个组村民,几年来,为人畜饮水、水田无法耕种等问题多次进京集体上访.现在上级批示,市、县、县成立联合调查组,正在核实调查解决中。
4、耕地抛荒面积的核减工作,量多难度大,最知情的村组干部怕引发多方矛盾,怕得罪人,因而积极性不高,同时,部分农民对国家粮食补贴政策理解不够,对耕地抛荒面积的核减工作有抵触情绪。
5、旧的承包政策存在局限性,不利于农田合理流转。
三、对策与建议
我县的耕地抛荒核减问题,关系复杂,矛盾交织,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因地制宜,分门别类地逐一解决,不能“一刀切”或“一棍打死”,其它各方面的工作应该齐头并进,消化社会矛盾。现就我县情况,建议如下:
1、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挂横幅、贴标语、出动宣传车等在每年年初进行大力宣传,让农民理解国家粮食补贴政策,减少抵触情绪,形成种粮意识。
2、加大对农村水利设施的资金投入,改善基础设施,确保旱涝保收,可以由政府牵头,财政投入,当地企业赞助等多渠道筹资,抓好水利设施建设。例如我县投资400多万元的梓木村一带人畜饮水工程,正在建设中,计划今年下半年完工,并正在进行了几个水库和渠道的建设,改善了我县煤区农业生产条件,部分旱田可以复耕,减少耕地抛荒,立竿见影,并得到广大村民的好评。
3、严格考核管理,强化监督检查。建议一方面对耕地采取丘块化管理制度,按丘块登记造册,建立档案,耕种后落实到人,建立台帐制度.必须克服工作量大问题,全面摸清底子,及时造册,及时更新,及时上报;另一方面制定村规民约,对耕地抛荒严重的村组,责任落实到人,考核到人,加强管理,强化监督。
4、有条件的区域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和引导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用复耕、转包、出租等方式,把土地经营权向种粮大户、能手和农业企业集中,进行机械化科学耕种,形成规模.并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奖励种粮户,让其“有利可图”,同时处罚闲置的耕地,形成奖惩的鲜明对比。
5、充分调动县村组干部参与核减耕地抛荒工作的积极性,让广大村民充分理解国家粮食补贴政策,自愿如实摸清抛荒面积底子,如实上报核减。制定严格的考核检查制度,把耕地抛荒面积核减工作责任落实到县、村、组以及个人,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总之,我县的耕地抛荒问题,应立足实际,对症下药,调动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并逐步解决各种矛盾、保稳定、保民生,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坚决落实国家粮食补贴政策,完全可以如实核减抛荒面积,达到杜绝抛荒现象的目的。
耕地调研报告6
我市耕地撂荒的成因及对近年来,我市各县(市、区)都不同程度出现了承包耕地撂荒现象,这些农民经营多年的耕地虽没有被非农占用,却也没有用来生产社会需要的农产品,这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直接影响到我市粮食生产和农业的发展。据初步调查汇总,全市目前约有撂荒耕地12万亩,占现有耕地总面积290.50万亩的4.2。其中泽州、沁水、阳城三县耕地撂荒面积相对较多,分别为4万亩、3万亩和2.6亩,分别占县域耕地总面积的5.4、6.7和4.8;其次为陵川县,撂荒面积约为1.5万亩,城区较少,面积为2700亩。
一、耕地撂荒所带来的问题
耕地大量撂荒,带来的问题十分严重,直接后果主要有以下几点:
1、使我市耕地保护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根据《晋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为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到20xx年我市耕地保有量应为317.68万亩。截止20xx年10月,我市耕地实际保有量为290.50万亩,尽管耕地减少的去向大多为退耕还林,但大面积的耕地撂荒,使本来就紧张的人地矛盾进一步突显,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任务更加艰巨,道路更加艰难。
2、危及我市粮食安全。所谓粮食安全,是指粮食生产安全、供给安全和消费安全,即确保生产足够的粮食,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给,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们都能获得粮食。三个安全中,生产安全是最基本的.,只有生产出足够的粮食,才能保障供给安全和消费安全。实现粮食生产安全,必须要有足够数量的耕地面积作保障。今后几年,我市人口将不断增加且生活消费水平也要逐步提高,对未来粮食生产、供给的压力正在加大,所以,任何忽视粮食问题的倾向都是有害的。我市出现的承包地大面积撂荒,致使粮食播种面积减少,这将严重危及我市粮食安全,危及国民经济全局。按我市现有耕地条件,如种植粮食作物,亩均年产量在400公斤左右,人均年消费量也在400公斤左右,12万亩耕地撂荒,将意味着我市有12万人失去口粮田,问题十分严重。
3、影响我市农业在全省的竞争能力。耕地大面积撂荒现象,向我们发出了一个信号,即我市农业在持续发展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农业生产结构、农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农产品产供销、价格、农民负担问题等,加上耕地撂荒,造成的土地资源浪费,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我市农产品在全省的竞争能力。加之外省一些质优价低的农产品将不断拥入我市,挤占农产品市场,使我市在农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
二、形成耕地撂荒的原因
当前出现耕地大面积撂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耕地利用比较效益低下造成耕地撂荒。在我市耕地利用中,粮食作物种植占相当大的比重,但由于粮食价格低,化肥、农药等投入品价格偏高,使得农民种田纯收益低下,据对我市部分县(市、区)调查,种植粮食作物平均每亩产值不到400元,成本就要300元左右,纯收入不足100元。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倒贴现象。农民外出打工,一个劳力每月少则收入500多元,则一年可收入6000多元,相当于种近20亩田的收入,相比之下,“弃耕务工”就成为农民的理性选择。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就业门路逐渐增多,加之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民外出打工、向城镇迁移的人数不断增多,种田已不是农民的唯一选择。
2、人口搬迁造成耕地撂荒。随着我市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和移民并庄工作的逐步深入,由于地理位置差,交通不便利,信息又闭塞,相当部分偏远山区的山庄窝铺逐步向中心村庄迁移,“人走茶凉”,人搬走了,地被撂荒亦是必然现象。
3、自然条件差造成耕地撂荒。一部分耕地由于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利,往往要走半天才能到达,加之耕种条件不好,产量又太低,从而导致撂荒。
4、一些乡村干部和群众,不能正确处理发展经济和保护耕地的关系,私采滥挖,乱占滥用,致使大量耕地被占被毁,耕作条件被破坏而逐渐撂荒。
5、因旱涝等自然灾害而造成耕地撂荒。
三、解决当前耕地撂荒问题的对策
制止耕地撂荒行为,恢复撂荒地生产,要在查清情况和原因的基础上,实行分类指导,采取有针对性的决策和措施。
1.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教育广大农民惜土爱地,严禁现有耕地出现撂荒;同时,对过去撂荒耕地的复垦工作,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落实,督促有关部门制定恢复耕种计划,协调解决恢复撂荒地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2.调整耕地保护策略,完善耕地保护措施。针对当前耕地保护中出现的新问题,建议将严格控制耕地非农占用的策略,调整为控制耕地非农占用与提高耕地利用率和效益并重策略,并出台解决耕地撂荒问题的可操作性措施,确保撂荒耕地尽快恢复耕种。
3、大幅度地提高耕地利用经济效益。解决耕地撂荒的根本问题是要大幅度地提高耕地利用经济效益,使之产生较大的吸引力。然而,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是很难获得较大经济效益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是:推行“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公司的“订单”和“农技服务”将分散经营的农户联合起来,推向市场获取利润。途径之二:在取得双方当事人同意的基础上,将撂荒耕地集中有偿转包给种田大户,形成规模经营,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4.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引导撂荒土地使用权有序流转。对于农户来讲,承包地具有就业、生活保障、福利等功能,要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使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就要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因此,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包括撂荒耕地使用权流转,应具有自愿、有偿的特点,即土地使用权流转应是承包户自愿的,而且应获得相应的报酬(转包费或地租)。转包时应签订合约,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及转包或出租期限,并在当地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
5、对于因自然灾害和耕作条件差而造成的撂荒地,各级人民政府要从有关资金中拿出适当部分予以资助,鼓励广大农村和农民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支持他们改土改水,培肥地力,修缮交通,使撂荒的耕地尽快恢复耕种。
耕地调研报告7
一、计划
1、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工作新建退耕地造林8万亩,加强退耕还林政策宣传工作,加大政府引导职能,充分调动全县各行各业加入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积极性。
2、加快各乡镇退耕还林规划,积极推进退耕还林工程与其他部门项目资金整合,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力争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特色经济林占比超过60%以上,夯实各地一村一品工作建设,及时落地项目作业设计及建设。
3、加强往年度退耕地造林的检查验收工作,及时开展幼林抚育和管护工作,认真排查新造林地苗木缺窝损失情况,做好年底造林地损失补植补造工作。
4、积极开展项目资金兑现工作。年内完成往年退耕地现金补助和20xx年度退耕地种苗造林费50%以上的.兑现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种粮补贴阻碍退耕还林工程发展空间。
2、部门之间的项目资金不能有效整合,不能有效推动退耕还林工程大力发展。
3、国土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阻碍退耕还林工程发展。
4、技术欠缺,导致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果巩固令人担扰。
5、市场滞后,难以促进退耕还林工程发展。
【耕地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关于解决耕地抛荒问题的调研报告范文07-07
统计调研报告-调研报告07-25
消防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06-13
医院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04-20
汽车调研报告范文_调研报告05-06
制药企业调研报告-调研报告09-04
服务发展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03-21
调研报告11-02
调研的报告02-25
停车场调研报告-调研报告07-27